8月2020: ⽣命的祝福與詛咒,種什麼,收什麼!!

「看,我今⽇將祝福與詛咒都陳明在你們⾯前。你們若聽從耶和華-你們上帝的誡命,就是我今⽇所吩咐你們的,就必蒙福。」 申命記11:26∼27

得著祝福或是詛咒,常常取決於我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,付出了什麼樣的⾏動。

有⼀個故事這樣說的,⼀個⽗親有⼀個兒⼦,兒⼦常常帶給他麻煩和煩惱,⽽後來兒⼦也離家出⾛、⾳訊全無。有⼀天⽗親為了⼼中的愁苦⽽去看⼼理諮商師,並提到對兒⼦的看法時,諮商師問⽗親說:「你這樣咒詛你兒⼦有多久了︖」⽗親很驚訝地問,「你說我在咒詛兒⼦是什麼意思︖」諮商師說:「當你在抱怨⼀個⼈的時候,就是在咒詛他」,「你剛才都在說有關你兒⼦的不是,所以問你這樣咒詛兒⼦有多久了」︖這⽗親說,從他⼀出⽣,我就咒詛他到現在,我從不曾說過什麼好話。」諮商師說:「我要挑戰你和你妻⼦,在接下來的兩個⽉中,當你們想到兒⼦時,要記得他好的⼀⾯,要祝福他,求上天賜福給他。」於是⽗親回去告訴妻⼦,兩⼈從新回想兒⼦的⾔⾏,並且願意祝福他。

有⼀天,⽗親接到了兒⼦的電話,兒⼦說:「爸爸,我只是想打電話給你,因為我過去⼀個禮拜⼀直想到你和媽媽,所以想打電話給你,看你們好不好」︖如果是過去,⽗親可能會籍題發揮再碎念兒⼦⼀頓,然後⽣氣掛掉電話,然⽽這⼀次卻和氣地問說,「如果你想我們,為什麼不要回家,在週末⼀起吃個午餐︖」於是兒⼦真的答應也回到家和⽗母⼀起午餐。兒⼦穿著邋遢,又留著⼀頭長髮,如果是過去,⽗親⼀定又會開始咒罵,嚴厲苛責兒⼦︔但是這⼀次,卻以⼀個接納的態度來⾯對,並且願意在⼼裡祝福他。當兒⼦提出⼀些問題時,⽗親沒有⾺上否定,⽽是靜靜地聽,⽽兒⼦也⽤平靜的⼼去對話。當午餐要結束時,兒⼦說:「這次和你⼀起午餐,覺得很⾼興!因為和過去的相處經驗都不⼀樣,我們下次可以再⼀起午餐嗎︖」就這樣,兒⼦不只願意回到家,⽗⼦之間的關係也改善了,⽽⽗親更是提出兒⼦能回家過夜的建議。

當⽗親停⽌咒罵並⽤祝福來代替抱怨時,兩⼈的關係不⽌改善,並且互相原諒,⽽看待對⽅時,內⼼的感受完全不同了,這好轉的關係從什麼開始︖從為對⽅祝福開始。如果⿎勵能使廢才變天才,那麼祝福也能讓⼈與⼈的關係變和諧!我們種下咒詛的種⼦,收到的就是咒詛︔如果我們種下的是祝福,收成的就是祝福。

摩西要以⾊列⼈停⽌抱怨,不要只看到⽣命的不如意,更不要想⽤咒詛來得著幸福,要怎麼收,就要怎麼種,先改變我們看世界的視野,這世界才能朝向美麗來前進。

當我們處在這看似混亂⽽失序的世界時,不要急著抱怨或咒詛,⽤祝福來代替我們內⼼的煩躁,學習去祝福推⾏政策的官員,祝福不守交通秩序的駕駛,祝福習慣與我們不同的鄰居,祝福我們的兄弟姊妹,當我們⽤祝福作為種⼦時,有⼀天我們就是⽤祝福來收成。

想要⾃⼰蒙福,就從祝福別⼈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