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所以,你們要彼此接納,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,使榮耀歸與神!』
羅馬書 15:7
『So then, take one another to your hearts, as Christ took us, to the glory of God.』
Romans15:7
路加福音中有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,故事中的主角常常都在小兒子身上,路加福音的信息中似乎也透露著應該要為小兒子的悔改而歡喜快樂。反倒是大兒子、這個一直在家工作的哥哥,不應該為了弟弟回來而吃醋,哥哥在故事中成了一個小心眼的人了,哥哥真的沒有委曲了嗎? 委曲又在那裡。
路加福音中的大兒子
在十五章 25 節中的大兒子,是一個安分守己工作的人,不會 打混、沒有和朋友狂歡,常常在父親的身邊,也以父親為重,也許不是很有企圖心也沒有遠大的夢想,但是踏踏實實,守著父親的產 業。也因此看到弟弟敗光家產回來的時候,父親用大手筆、大陣仗 來慶祝弟弟的歸來時,哥哥真的是炸鍋了,心想,我小心做事,競競業業,想要在工作上得到父親的認同,但是父親不但沒有稱讚我的好表現,反而雞蛋裡挑骨頭。我沒有得到表現 90 分的稱讚,反而得到沒有滿分的責備。
大兒子似乎除了工作以外也不容易和家人打成一片,忠心地為父親工作,但關係又不是很親,不曾自己開 Party,似乎也不知道如何參與在 Party 當中,也許大兒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,以至於常常被別人誤會自己的動機,而不擅長表達與溝通,更讓他人以為大兒子從來就沒有認真表現過。
誰是大兒子?
有時我們會用外邦人或是罪人來比喻小兒子,而用猶太人或是衛道人士來比擬大兒子。對於願意悔改的人,我們歡喜快樂,但是有許多忠於信仰、忠於上帝的教導,是用自己所知道的方法,全心全意在服事上帝的人,為了神國的榮耀盡心盡力在與世俗對抗著,我們對這些「不擅表達」但又「默默盡忠」的人鼓勵比較少,卻是責備比較多。甚至認為因為信仰的關係,應該要有更多包容和愛,不要那麼計較。要更有耐心、更有空間讓人有悔改的機會。
大兒子的心態
事實上大兒子並沒有比小兒子好到那裡去,都是在自己的方法 中迷失了自己,只是迷失的方式不同吧了。大兒子用聽話、順服來 得到父親財產,用好的表現來得到肯定,但是都不是真正愛父親本身,只是要得到自我實現、得到父親稱讚。這讓大兒子更容易用「我付出了多少」來換取「父親的獎賞」卻不在意自己與父親間的關係到底如何?是不是能愛父親所愛,能與父親一同快樂,能體會和理解父親的心意?
大兒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得到父親的獎賞,但是只要生活沒有按照我們所想要的來實現、沒有在預期的方式中來進行,就會感到憂傷、也會落入憤怒和苦毒的深淵中。
愛與接納
詩人洛夫萊斯寫到:「那些無法確信自己是否在基督裡被上帝所愛與接納的人,除了現有的屬靈成就之外,在潛意識中,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。」有時我們因為過去的傷害,使我們非常不安,因為害怕再被責備,我們對於人的提醒和建議都視為對自我的否 定,就好像在提醒做的不夠好,對於要再改進一些,再努力點的 話,都非常敏感,因為這就是做的不好的代名詞。
在我們的潛意識中,覺得需要再做什麼才能維持上帝給我們的 恩典,或是換取更多恩典。我們害怕失去,更害怕受傷。害怕我們的地位隨時被取代,也害怕我們失去上帝的賜福。我們與神的關係建立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,以為我們夠努力,就能得到稱讚。但我們不曉得的是,上帝要我們做的是回到祂的身邊,與神建立新的關係,那種關係不是長工的關係,不是用做的好與做不好來決定工 錢,而是能重新認知上帝是我們的父親,是血緣關係,不會改變的。
你與父神之間是什麼關係?是長工領工資的?還是有血緣關係 的兒子?祂已經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子了,即使我們犯錯,或離開 外出,我們的身份是不改變的。上帝愛我們已經到了揮霍的地步 了,惟一的問題是,我們什麼時候回家?回到父上帝愛的家。